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guī)劃-規(guī)劃設計頻道 → 作品交流|規(guī)劃設計 → 單位綠化|規(guī)劃設計 | www.www.hao543.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北林畢業(yè)生作品之首鋼主廠區(qū)后工業(yè)景觀改造規(guī)劃
致謝 四年的學習生活即將結(jié)束,回首往事,難以忘懷在這四年的學習和生活中給予我關懷和支持的老師和同學們。 首先要感謝各位曾經(jīng)教誨過我的各位老師,他們的言傳身教使我樹立了正確的職業(yè)觀,掌握了應有的專業(yè)技能。尤其是我設計課的導師王向榮教授,給與了我極大的幫助,在此致謝。 感謝劉曉明老師,在百忙之中對我的畢業(yè)設計進行指導并提供相關信息。 感謝李雄老師,在百忙之中對我的畢業(yè)設計進行指導。 感謝林洋老師,她作為我的畢業(yè)設計指導老師,給與了我極大的幫助與支持。 感謝清華大學胡潔老師,提供了充足的時間與機會使我可以專心完成畢業(yè)設計。 感謝我的同學許瑾,王雙,為我提供的支持與幫助。 感謝我未來的同事王曉陽,作為景觀大師拉茨的學生為我提供的專業(yè)幫助。 感謝師兄苗壯,作為我學習的榜樣。 感謝各位答辯老師的悉心指導。讓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參考文獻 [1] 王向榮,任京燕。從工業(yè)廢棄地到綠色公園--景觀設計與工業(yè)廢棄地的更新。中國園林 [2] 孫曉春,劉曉明。構筑回歸自然的精神家園--美國當代風景園林大師理查德·哈格。中國園林 [3] 劉曉明:IFLA主席A.S. 施密特教授及其作品,《中國園林》,2000 [4] Hermann Bomer(德),新經(jīng)濟和新計劃能否遏制老工業(yè)區(qū)的衰落,《國外城市規(guī)劃》2001.6 [5] 王向榮,林菁 《西方現(xiàn)代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 [6] 首鋼提供資料 [7] 老工業(yè)基地改造案例研究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研究院 [8] ]鮑壽柏,.明兆量,熱華富,等.專業(yè)性上礦城巾發(fā)展模式 [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3一8. [9] 姜立杰,匹茲堡---成功的轉(zhuǎn)型城市,前沿,2005(6):p152-156 [10] 周儉 張愷,歷史文化遺產(chǎn)保護規(guī)劃中建筑分類與保護措施,《城市規(guī)劃》 2001.1 [11] (英)羅伯特. 霍爾登:環(huán)境空間-國際景觀建筑,百通集團,1999 [12] 王鳳岸,美國的"銹帶復興", 他山之石,p52-53 [13] 王建國 戎俊強,關于產(chǎn)業(yè)類歷史建筑和地段的保護性再利用,《時代建筑》 2001.4 [14] 牛慧恩, 美國對棕地的更新改造與再開發(fā)[J],國外城市規(guī)劃,2001(2):p30-33 [15] (法)阿萊·馬來諾斯,法國重視城市文化遺產(chǎn)價值的實踐 《時代建筑》,2000.3 [16] 阮儀三,歷史建筑與城市保護建筑的歷程,時代建筑,2003.3 [17] 清華大學建筑與城市研究所編,舊城改造·設計·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 [18] 許又文 孫繼偉,"再生"的建筑--歷史建筑保護中的一種積極思維 《時代建筑》,2003.3 [19] 石雷,"城市歷史遺產(chǎn)保護:從文物建筑到歷史保護區(qū)",《世界建筑》 2001.1 [20] 李德華,《城市規(guī)劃原理》,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第三版 [21] 王建國,《現(xiàn)代城市設計理論與方法》,東南大學出版社 ,第二版 [22] 吳唯佳,對舊工業(yè)地區(qū)進行社會、生態(tài)和經(jīng)濟更新的策略--德國魯爾地區(qū)埃姆歇園國際建筑展,《國外城市規(guī)劃》,2002.8 [23](美)約翰.O.西蒙茲 《景觀設計學》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4] 劉曉明,王朝忠.美國風景園杯大師彼特·沃克及其極簡主義園林[J1.中國園林,2000,(4)59-61 [25] 李風明,王孺軍,王存.資源枯竭型礦區(qū)綜合治理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J ].煤礦開采,2004, 9(3):7一10. [26] 鄧吉吉譯,《德國景觀設計1、2》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7] Susan Rademacher Frey. A Series ofGardens[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86; 9/10):54 [28] Broto, Carles, Urbanis. Barcelona,1998 [29] Holden, R.: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Design. London, 1996 [30] Richardson, Tim: The Garden Book. London, 2000 [31] Weilacher, Udo: Betwee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 Art. [32] Birkhaeuser-Publisher for Architecture, 1999 [33] Sutherland Lyall.Design the New Landscape[M].London:Thames and Hudson,1991. [34] J. William Thompson. Landscape of Dream, Warrior of Vision[J]. Landsca,oe Architecture, 1989(9):81. [35] ]W ilcox, B. h Defining sustainable devebpment[J].Enviro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1992, (2G):1902 [36] W hite, L.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nvironmental crisis [J].Science, 1967,(155):1203一1207. [37] John Rozdilsky. Profile: Richard Haag. Cascadia Forum, 1993,(10):43. [38] A. W. Spirn. Perspectives Progressive Architecture. [39] Elizabeth Meyer. Exploring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Richard Haag [J]. GSD NEWS, 1996,(91:26-31. [40] Sutherland Lyall. Design the New Landscape[M]. London:Thames and udson. 1991 [41]www.ifla.org [42]www.abbs.com.cn [43] www.cityofseattle.net/parks/parkspaces/GASWORKS.htm [44] 匹茲堡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棕地研究中心 http://tbc.ce.cmu.edu/ [45] 美國國家環(huán)保局官方網(wǎng)站 http://www.epa.gov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wǎng)友評論(調(diào)用5條) 更多評論(1)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