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劍雄推薦《江南景觀史》:景觀研究,歷史地理學開新枝
《江南景觀史》,安介生、周妮著,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關于地理學中“景觀”的來源
地理學中的“景觀”是一個外來的概念。對于它的定義、來歷、在西方和中國傳播應用的過程,安介生教授在《江南景觀史》一書的《通論篇》中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景”和“觀”這兩個字在漢字中出現(xiàn)得很早,而且是文言中的常用字。但將兩個字合起來當作一個詞用,似乎直到近代翻譯西文landscape時才形成?!稘h語大辭典》釋詞一般會收最早的出處,但在此詞下只引了當代散文家秦牧的句子。我在網絡上檢索,也沒有發(fā)現(xiàn)更早的例證,看來這個詞就是為了翻譯landscape才由譯者造出來的。此詞造得極妙,我嘆服它既貼切又傳神。
我進入歷史地理專業(yè)后才結識“景觀”一詞,逐漸明白它的意義和作用,感到在中國歷史地理的研究中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無論是中國歷史地理的哪一個分支,一般都缺乏量化的、純客觀的資料,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又無法通過實地考察加以彌補和驗證,現(xiàn)代地理學建立在定量分析和觀測數(shù)據基礎上的研究方法難以應用,或者得不出可信的結論,而景觀的概念和相關理論倒有很強的適應性。因此我在向研究生講授《歷史地理學的理論和方法》一課時,將“景觀理論”與“區(qū)域理論”并列,希望引起研究生的重視。
關于“景觀”的內涵
我對“景觀”的理解,“景”是指客觀存在的地理要素的表層形象,包括自然的,人文的,社會的,或兼而有之,或合而為一。“觀”是指人類特定的個體或群體對“景”的感受和印象。“景”本身包羅萬象,巨細畢現(xiàn)。但“觀”卻因人的主觀意圖的差異以及時間、空間、觀察途徑或手段的不同,產生不同的結果。一般情況下,不同的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從紛繁的表層攝取自己以為最主要的、最有代表性的、最符合自己需要的地理要素的印象。這種印象是多維度的、全方位的,以平面視覺為主,也包括立體的,還可能包括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感覺。地理學家則試圖用學科規(guī)范來觀察、描述、顯示、概括,甚至重構或解構這些地理要素,形成典型的、理想的又符合科學原理的“景觀”。
我們先人先賢心目中的“景觀”
所以,盡管這一概念是近代才傳入中國的,我們的先人先賢、古代的文人學者,早已不自覺地應用了這一原理,對他們觀察、感受、閱讀、想象的具體的或抽象的事物,概括、歸納、演繹為他們心目中的“景觀”。
如一般認為成書于戰(zhàn)國后期的《尚書·禹貢》,對“揚州”這一空間范圍的描述是“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喬。厥土惟涂泥”。在眾多的自然地理要素中選擇了大大小小的竹子、遍野的草和高大的樹、低洼積水的土地。在此基礎上歸納出的人文地理要素,是“厥田惟下下,厥賦下上,上錯”。土地的評估屬最低一等,但貢賦卻列為“下上”(九等中的倒數(shù)第三)。
《史記·貨殖列傳》引述西漢初年對江南(指今長江以南湖南、江西一帶)的概念和印象“江南卑濕,丈夫早夭”。前者是對自然要素的概括,地勢低洼,氣候潮濕。后者是對人文、社會要素的高度形象化,成年男子都活不長。僅僅八個字,卻讓中原人對江南視為畏途,望而卻步,以至給賈誼這樣的杰出人物以強烈的心理暗示,果真導致他夭折的后果。
但到白居易描述江南(大致即今江南),已是冠以“江南好”的完全不同景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所取的只有兩種自然地理要素——剛升起的太陽、初春的江水,但完全是觀察者個人感受的結果——江花(江面的波浪在朝陽映射下似綻放的花朵)、紅勝火,綠如藍,并不是客觀的定量定性分析。
詩人對杭州的描述則是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交織: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自然要素只是月亮和潮水,人文要素則有山寺、桂花(顯然是人工栽培的)、郡亭、枕上,但兩者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交錯的——所尋的桂花生長在山間的寺內,而且是在月色皎然的夜晚;看潮頭的感覺是從郡亭的枕上產生的,或許也是在晚上,實際是通過澎湃的濤聲感受到的。
對“吳宮”的追憶則純粹出于詩人的想象: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當年的吳宮早已毫無蹤影,但詩人還是從想象中選出他自己認為最有標志性的要素——既不是斷垣殘壁、荒煙蔓草,也不是畫棟雕梁、歌臺舞榭,而是一杯吳酒、二位吳娃。另兩項看似具體的自然要素——竹葉、芙蓉,卻只是用來形容前者,所以具體中又含著抽象——吳酒的顏色像春天的竹葉,吳娃的舞姿如沉醉在春風中的芙蓉,都留給讀者極其豐富的想象空間。
古人類似的景觀描述和記錄各地都有,但由于江南形態(tài)豐富的自然、人文、社會地理要素,一直吸引著外來的和本地的文人學者的注意。特別是唐宋以降、明清兩代,傳下無數(shù)可作景觀記錄和研究的資料,只是迄今為止尚未引起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的重視,因而還未產生與之相稱的研究成果。
為歷史地理學科發(fā)展慶近年來,江南和江南文化成為研究的熱點,大批新的論著問世。其中雖也有以“景觀”為名,但按照學術意義的景觀來研究和撰寫景觀史,安介生教授和他的學生周妮合著的《江南景觀史》實屬首創(chuàng)。出版之際,介生要我寫幾句話。
介生于1991年入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從我切磋學問。獲碩士、博士學位后成為我的同事,從事移民史、民族史、歷史民族地理、山西地方史、社會史等方面研究,已出版多種有影響的專著,最近還為我主編的《中國移民史》增補了第七卷(20世紀)。如今又在歷史地理研究領域開出《江南景觀史》這一新枝,我為學科發(fā)展慶,也為介生的學術成績慶。
我祖籍浙江紹興,出生于浙江吳興縣南潯鎮(zhèn)(今屬湖州市南潯區(qū)),長期生活在上海市,都不出江南。翻閱此書,倍感親切,更在學術之外。
?。ㄗ髡邽閺偷┐髮W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jié),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濱水商業(yè)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qū)位于昌平區(qū)南邵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guī)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qū)控規(guī)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qū)、山水宜居典范城區(qū)、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qū)和智慧產研創(chuàng)新園區(qū)【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qū)(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