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者保羅·安德魯辭世
供圖/國家大劇院官微
據法國媒體報道,國家大劇院與戴高樂機場的設計師保羅·安德魯于2018年10月11日去世,享年80歲。這位杰出的法國工程師和設計師, 以自己獨特而卓越的風格,在世界各地留下了60項作品。
保羅·安德魯1938年7月10日出生于法國波爾多市附近的岡戴昂,1968年畢業(yè)于巴黎美術學院。作為當代最具世界聲譽的建筑師之一,年僅29的他設計了巴黎的戴高樂機場1號航站樓,融合了非凡創(chuàng)意和高效便捷的設計被譽為“有著高品質的完成度和撼人心魄的感染力”。從那以后的40年間,他還擔綱了包括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機場、埃及開羅機場、文萊機場、中國浦東新機場在內的全球多處大型機場的設計。
保羅·安德魯最為大家熟知的設計作品是中國國家大劇院。
2007年9月25日,中國國家大劇院首度亮相,也使保羅·安德魯——從包括10個國家、36個設計單位、69個競標方案、著名建筑設計師云集的殘酷競爭中成功突圍的建筑設計師,再次成為全球建筑界和文藝界矚目的焦點。安德魯以“城市中的劇院,劇院中的城市”為理念,設計了這座被譽為“水上明珠”的中國國家大劇院。從長安街望去,碧波之上的大劇院,透明玻璃仿佛打開的劇場帷幕,里面五光十色、歌樂舞劇,是為“城市中的劇院”;從劇院里透過帷幕遠看長安街、紫禁城,是為“劇院中的城市”——它就是一座棲息在城市中、服務于城市人們的藝術殿堂。
上世紀90年代末,參與國家大劇院建筑方案招標時的安德魯也曾一度陷入困境,直到一次在法國南部的自駕途中看到了猴面包樹并聯(lián)想到它碩大的橢圓形種子,才有了第三輪投標中給出的這個全新的設計方案。“我想在中國的傳統(tǒng)中做一些突破,中國國家大劇院應該像一顆能孕育生命的種子,并最終生發(fā)為一塊夢想之地。同時,它也將成為每一個走進劇院的人的藝術沃土”,安德魯曾形容他的作品,“大劇院要表達的是內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寧靜籠罩下的內部生機。人們也可以把它比喻成一個‘蛋殼’,永遠孕育著生命,永遠有精彩破殼而出。這就是我的設計靈魂——外殼、生命和開放。”
國家大劇院占地11.89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2萬平方米,外部主體為鋼結構殼體的半橢球形造型,整個殼體鋼結構重達6475噸,東西向長軸跨度212.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頂建筑,與殼體之外的人工湖形成了和諧的呼應。
作為中國舞臺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國家大劇院成為傳遞中國聲音、抒寫時代畫卷的重要平臺和藝術高地。安德魯也早已成為這里的???。每次來到中國,哪怕日程再緊、工作再忙,安德魯都會特意擠出時間,到國家大劇院里看上一場演出。安德魯坦言:“在我此生所設計的諸多建筑作品中,中國國家大劇院在我心中排第一!”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保羅·安德魯:不讀詩的建筑師不是好的畫家
簡單的T恤加外套,脖子上掛著一副眼鏡,保羅·安德魯(Paul Andreu)今年已經76歲,不熟悉他的人或許無法想像,這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法國老頭兒是一位知名建筑大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