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建設是“偽現代化”
認識 理解古城的文化價值
記者:而今中國很多城市“千城一面”,擁有的是一種“偽現代化”,而在30多年的城市化中,北京、南京等老城只剩下“文明的碎片”。你曾說“不要支離破碎地理解古城保護”,而要持有一種“全局性保護觀”,請具體談談這種“全局性”。
姚遠:就是要對古城進行整體性保護。這種整體性是指,一個古城從歷史留存至今的所有名勝古跡、傳統(tǒng)民居、河道街衢等都應該是保護的對象。其實,古代對城市的選址、布局乃至后來對城市內部空間如衙署、寺廟、民宅、園林等的規(guī)劃都含有古人的大智慧。比如說從前南京城的選址,是一個“山、水、城、林融為一體”的理念,街道如何與城墻呼應,城墻如何與紫金山呼應,都是有考究的。再比如說,古人沿著大運河順流而下,看見了金山寺就知到了鎮(zhèn)江,看見虎丘就知到了蘇州,看見六和塔就知杭州已在眼前,城市地標和山水之間的關系得到了非常精細的考慮。對這些古城文化價值的理解,需要幾代人才能滲透。
記者:你在書里反復提到舊城保護中保持居民“生活延續(xù)性”的問題,當下存在這樣一個理解:認為改造舊城就能改善民生,你認為這是一種誤區(qū)。請談談原因?
姚遠:如果沒有原住民,歷史街區(qū)也就沒有了靈魂。很多城市規(guī)劃者、舊城改造的設計師其實已經意識到,強制拆遷、把原住民整體遷移到新城去,并不一定能夠改善民生。具體實施舊城改造的當政者從他們的利益角度出發(fā),覺得讓居民住進了新房子,拆遷就是“改善民生的期盼”,其實不然。民生是一個復雜的多方面的問題,原住民“住有所居”了,老人上哪里看???原來熟悉的生活場景如何復制?人的心理情感如何調節(jié)?并不是以住房面積、成套住宅的思維就可以衡量民生改善的好壞的,改善民生和舊城整體保護的協調關系,是多元協調各方利益的一種智慧,絕對不是“一刀切”把老百姓都趕走的方式。
記者:其實這些老百姓才是古城真正的核心所在,你在書里提到一座偉大城市的尺度是“人的尺度”,可否具體談談?
姚遠:無論是在京都、巴黎還是老北京,人們都可以悠閑地靠步行就享受到商店、咖啡館、博物館帶來的城市生活的愉悅。真正美好的城市風景,可以激起人們的生活欲望,大家會覺得在這樣的城市空間里,享受生活是值得的。我們說老城有人文價值,是表現在人性化的空間尺度上。城市街道布局里,一種為人而非為車設計的小尺度街巷體系,比那些大馬路、立交橋更適宜人居。
記者:可是現在中國很多城市還在熱火朝天地修著大馬路和立交橋,我們的城市管理者在觀念上是不是需要更新一下了?
姚遠:是啊,我記得某地方電視臺的城市景觀節(jié)目,航拍下所見各種“氣勢宏偉”的立交橋,儼然一副“城市現代化”。其實你去北京的西直門立交橋打個車就知道,這個立交橋完全沒有任何便利性,拐錯一個彎,就要多走四五公里,哪里是一座“為人設計”的城市?其實,人才是城市的靈魂。人們對“偉大”這個詞有誤區(qū),其實great和big不是一個概念,城市偉大與否和體積、尺寸沒什么關系。
不過,中國的現代化是漸進式的,也許城市管理者認為立交橋和大馬路就是現代化,但當我們看見了法國波爾多、日本京都的城市景觀,我們會知道造高速路、摩天樓只是“前現代化”,城市遺產保護才是比前者先進了差不多一個世紀的理念。當我們看見真正的現代化是什么,我相信我們能逐漸找到自己的文化自信。
編輯:da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