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哈格里夫斯作品(五):貝洛花園(圖)
3、簡約化的視覺效果
哈格里夫斯的作品大多風解明了,表現了某些極簡主意的特點,他在某些特定的環(huán)境設計中特意追求一種“純凈的設計和純凈的圖景”,使得景觀具有自身的地位,與周圍環(huán)境能夠匹配,這樣也突出場地的地形特點,深深的吸引人的注意力,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4、豐富的文化內涵
哈格里夫斯的設計還常常借用對基地和城市的歷史和環(huán)境的隱喻,來體現文脈的延續(xù)和后現代主義者的態(tài)度。這樣做使作品因具有地域性,歷史性和歸屬性而易于被人們接受和認同。
盡管哈格里夫斯的作品不多,但是其藝術的原創(chuàng)性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不僅受到業(yè)內人士的好評,還受到公眾普遍的贊揚。從哈格里夫斯教授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悟到大自然的動力性和神秘感,基地特有的人與大地、水、風等自然要素的互動,以及歷史和文化方面的參照。凡是親身游歷過哈格里夫斯作品的人,都會有一種強烈的現場心理體驗,而這種感受僅憑相片和錄像是難以表述清楚的。實際上,哈格里夫斯創(chuàng)造的是一種全方位的、動態(tài)的景觀構圖。歐洲傳統(tǒng)園林的特點之一是具有"如畫般"的、封閉式的構圖,強調視覺上的和諧與均衡。而哈格里夫斯則認為對于當代風景園林設計來講,開放式的構圖更為重要。1982年,他在夏威夷親眼目睹了龍卷風所帶給大地的一種"令人驚駭的美"。那是一種完全不同于古典主義寧靜的秩序、也不同于靜態(tài)的如畫般構圖的景象。由此他產生了要表達另外一種自然美的愿望,變化、分解、崩潰和無序成為他日后探索的主要方向。
喬治·哈格里夫斯生平有三個頓悟
哈格里夫斯的童年在一種游歷的過程中成長,他曾在美國很多城市居住過,也旅行過許多地方,他曾在南伊利諾斯大學學習的一年,離開后他變成了一個他所說的“流浪者”,繼續(xù)進行著游歷的生活。
一、有一次他攀登上洛基山脈國家公園的一座高峰,看到一些美麗的、纖弱的小花穿透初復的積雪在山上開放,于是體驗到一種類似于愛默生的“位臨于恐懼邊緣的愉快”——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興奮,這是“一種思想、身體和景觀聯(lián)系在一起的奇異的感覺。”
二、在哈格里夫斯學習風景園林規(guī)劃設計的過程中,大地藝術家史密森的作品使他產生了第二個“頓悟”。
當哈格里夫斯初次見到史密森的作品照片時,哈格里夫斯就為這種新事物的力里所震撼。他逐漸不滿足那種一方面機械地應用英國自然式景觀裝點公園,另一方面又依賴現代主義幾何形式來裝點城市廣場的設計語言。
“像燈塔般照耀在那些被設計的景觀中焦枯的土地上。”
“各種元素諸如水、風和重力都可以進入并且影響到景觀。”
1979年從哈佛大學獲得風景園林碩士學位之后,哈格里夫斯來到加州的SWA景觀設計公司分部工作。
三、1982年在參加夏威夷的一次會議時,哈格里夫斯曾親眼目睹了一次颶風的襲擊。他產生了第三個“頓悟”,他認識到咫風那種可怕的美麗與古典主義式的、神圣的、富有秩序感的美和如畫式的、不規(guī)則構圖的美完全不同,那是一種與自然的創(chuàng)造力和破壞力相聯(lián)系的美,是一種與變化、無秩序相聯(lián)系的美。他對自己說:“為什么靜態(tài)的景觀被認為是正常的?也許是該改變我們對美的概念的時候了。”
編輯:zhaojun